今年3月,深圳市宣布廢止LED產業規劃政策,外界一度將之解讀為避免出現第二個“光伏”。日前,中國證券報記者就LED企業近況進行了調研。從一線的情況來看,今年以來,LED背光和照明市場需求旺盛,芯片、封裝和應用廠商訂單飽滿。部分企業家和行業分析師認為,LED爆發將于今年四季度開啟,接下來將迎來七至八年的繁榮期。
LED產業空間巨大,照明市場暴發臨近
來自LED一線企業家,認為“產業暴發在即”。兆馳股份董事長顧偉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LED產業成長空間巨大,成為第二個光伏絕無可能”。原因在于LED屬于消費類電子,消費類電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應用非常廣泛,市場極其廣闊。他判斷,LED市場大爆發的臨界點已近,未來七到八年將迎來產業繁榮期。
事實上,由于芯片和散熱材料成本過高,長時間以來,LED產品尤其是照明產品的應用廣度受到了制約。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初,LED照明購置成本是普通節能燈的7-8倍,是帶調光功能節能燈的2倍。比如,歐美主流品牌廠商的LED照明產品售價為19美元/千流明,而普通節能燈僅售2.5美元/千流明,帶調光功能節能燈也只要10美元/千流明。
但據記者了解,LED照明可節省成本的地方很多,空間不小。例如,未來芯片有望繼續下降20%,散熱鋁材能省30%。顧偉表示,“隨著芯片繼續降價,同時,芯片發光效率提升,散熱裝置大量簡化,LED照明產品價格正在不斷逼近節能燈。”
來自商家的報價印證了這一點。根據2013年5月京東商城數據,某照明品牌800流明的產品(等效60w白熾燈亮度)售價僅為50元人民幣,折合為10美元/千流明。如果考慮到出口退稅的因素,出口售價約為9美元/千流明。這已經可以和帶調光功能節能燈“分庭抗禮”了。
華西證券分析師顧懷懷在研究報告中預計,LED光源到2014年初即可下滑到15美元/千流明,部分激進的亞太地區照明廠商的光源價格將降入8美元/千流明。大概2-3年,LED照明產品成本便會下降到對全球節能燈的大規模替代的臨界替代點(5美元)。
他推斷,LED照明市場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或者明年第一季度爆發。分產品看,LED對傳統光源產品大規模替代可能率先在商用照明領域尤其是需要調光功能的細分市場展開。分區域看,歐洲和日本等工商業電價較高地區可能率先啟動。以日本為例,使用LED光源較普通節能燈多出的成本,2年就能收回。“預計2015年初,歐洲和日本的家用LED照明市場將啟動。同時,發展中國家的工商業照明市場也會啟動。”
成本下降空間仍存,品牌廠商優勢明顯
雖然LED市場空間很大,但是由于準入門檻較低,品牌廠商和山寨廠商搏殺激烈。一些山寨產品甚至較品牌廠商更具價格“優勢”。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具備生產規模優勢和產品性價比優勢的品牌廠商將最終勝出。首先,較之于山寨廠商,規模型企業在芯片采購中具備較強的議價能力;其次,品牌廠商在產品設計工藝上,技術創新方面更具競爭力。山寨產品雖然價格便宜,主要原因是采用了廉價芯片和驅動電源,同時散熱裝置也存在偷工減料。
顧偉表示,現在的LED就像2006、2007年的電視,你只要投入進去全力去做,這個產業會發展很快,因為市場無窮大。公司考慮未來將資源向LED傾斜,不斷拓展海內外優質客戶,快速提升產能,將LED變成公司的第二大業績引擎。收入要做到公司營收的50%,甚至更多